【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玉尧 文图】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资料图)
一个土生土长的郑州人,为浩瀚的腾格里沙漠带来了田间地头的绿色和丰收。
7月26日,记者一行从郑州出发,经函谷、过华山、穿过黄土高原,来到了位于腾格里沙漠的郑赛试验基地。
4个月前,河南郑赛修护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福州正是走过同样的路,跨越上千公里来到大漠,在这里埋下“沙漠变农田”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在腾格里沙漠结出了一片绿洲。
东边沙漠西边田
在郑赛腾格里沙漠试验基地,记者看到了绿油油的西瓜、一人多高的玉米株、池塘里成群的鱼以及茄子、西红柿等经济作物,恍若走进豫东田间。然而,一线之隔的基地外,漫天的黄沙提醒着大家,这里是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常年高温少雨、风势强烈。
半边沙漠半边田
在试验基地工作的当地人于师傅告诉记者,在这里生活了四十多年,第一次见到在沙漠里长出来的西瓜。
沙漠里的西瓜地
在采访中,王福州一脸风霜,谈到了来这里改造沙漠的初衷。作为土生土长的郑州人,王福州像个睁大眼睛对世界好奇的孩子,充满稀奇古怪的想法——“能不能在屋顶种上庄稼?”“能不能让黄河变清”“能不能把矿山变绿色”,在这些想法的驱动下,王福州专注研究冗余可靠性密封技术近30年,获得20多项国家专利证书,创造性地解决了建筑渗漏和混凝土防护等工程领域大量难题。
为防止雨水冲刷,造成黄土高原山坡土壤流失、泥沙混入黄河,王福州开发了土壤成岩剂,在不影响植物生长的基础上,可大幅提升土壤强度及抗渗性;为改造屋顶绿色,王福州专门买顶层住宅做实验,利用冗余可靠性耐久密封防水技术,在屋顶建立了“空中花园”,不仅能美化环境,为住宅降温隔热,节约能源消耗,还能作为防水防漏设施延长屋顶使用寿命。
其基于冗余可靠性密封技术研发的土壤成岩剂还广泛应用于河道、高速公路边坡、海滩淤泥固化、古建筑保护等领域。
在建筑工程防水防渗领域闯出一片天地后,王福州并没有停下脚步。“就想做别人想不到、干不了的事。”王福州告诉记者。
在此前城市淤泥固化用于作物种植的研发中,王福州意识到,固废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变成有价值的东西。而沙漠,无法居住生活、种植作物,可以看作“最大的固废”。
这一次,王福州将目光投向西北的沙漠。
腾格里沙漠
为君谈笑静胡“沙”
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我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57.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81%。
2022年12月22日,《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正式印发实施,力争到203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1.86亿亩,全国67%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防沙治沙取得决定性进展。
防沙治沙的紧迫触动了王福州。“从技术上看,沙漠修护最大的问题是保水,而这正好是郑赛修护公司多年技术积累的领域。”王福州表示。
说干就干。今年3月份,王福州就带领团队远赴腾格里沙漠,建设郑赛腾格里沙漠试验基地。短短25天时间,王福州团队改造了一块20亩大小、可用于种植的沙地。随后,该团队在试验田种植了西瓜、玉米、西红柿、茄子等多种作物。沙漠里日照充足,作物生长迅速,如今这片沙漠中的绿洲已结满果实。
在沙漠试验基地现场,王福州为记者展示了“沙漠变农田”的秘密——在一处深近1米的探坑处,沙地明显有三处分层。
据王福州介绍,最下面80厘米处的分层是团队构建的保水减渗层,通过这层材料的铺设,可有效减少水分下渗,使沙土保持水分。中间较厚的分层则是正常的沙。说着,王福州抓了一把沙握在手中,明显含有水分可以成型。最上层则是混有肥料的沙土改良层。
王福州展示含有水分的沙土
“这项技术的核心是下方的保水减渗层,下雨后可一个月不用浇水,人工补水的用量比常规滴灌技术节水70%,大量节省沙漠中宝贵的水资源。”王福州告诉记者,“另外,这个保水减渗层还是透气不透水的设计,在防水的同时并不阻断空气以及各种微量元素与植物的交互,真正保持原生态的自然和谐。”
“沙漠是座宝藏,值得我们为此努力。”王福州表示。
就在考察将要结束时,几只蜻蜓飞到大家眼前。在沙漠中蜻蜓无疑是罕见的。同行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赵梁军感慨:“沙漠里种上植物后,不仅仅提供了粮食作物,更重要的是改善了生态。蜻蜓的出现,意味着这里不仅有了水(蜻蜓点水),也意味着有了蜻蜓爱吃的昆虫。整个生态链在这片沙漠绿洲中正逐步改善。”
生态环境改善后,生命总会找到出路。腾格里沙漠亘古不变的黄沙上空,一群蜻蜓正迎着烈日振翅高飞……
责编:王时丹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