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力促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世界焦点

2023-03-31 19:20:46来源:经济日报客户端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硬约束,花生产业面临的生产不确定性日益凸显。中央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这对花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但是受到的关注度较低,从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应更加重视花生产业,力促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我国花生的种植面积、总产量、出口量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我国花生产量占世界花生总产量将近四成,一直稳居全球第一位。2010年至2021年,花生种植面积总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我国花生的育种技术和种植水平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已有6000个花生品种,单产水平远远高于其他油脂油料作物。花生还具有适种范围广、种植技术成熟、加工技术领先、消费基础牢固、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等优势。

据课题组分析,2022年花生种植面积和收获面积波动,原因有三:一是化肥、农药、地膜等种植所需的物质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种植成本提高,且种植花生本就比其他作物更加费工,雇工成本高企;二是政策更加偏向玉米、大豆等花生的竞争作物,种植这些作物预期收益更高;三是花生生长期主产区河南出现了较严重的干旱天气,山东则出现了旱涝急转的现象,均对花生生长不利,影响收获面积。

为掌握一手资料,课题组根据对国家花生产业体系18个主产省份实验站的调研估计,汇总得到2022年全国花生生产动态监测数据。此外,对部分试验站及当地花生种植户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发现花生产业面临如下挑战。

花生种植处于弱势地位。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是花生的竞争作物。现阶段,受粮食作物补贴政策的影响,玉米、大豆的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对花生的种植面积形成一定挤占。实地调研发现,多地花生玉米复合种植相比于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效益更高,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补贴支持,造成花生玉米复合种植难以推广。

花生种植品种老化、固化。实地调研发现,新品种的推广和示范有待增强。部分地区因为花生人均种植面积小(或缺乏规模化种植),以自留种为主,新品种更换意愿较低,导致产量、品质徘徊不前。“高油酸”已成为我国花生油产品消费升级的一个新方向,但实地调研区大部分农户表示由于当地缺乏收购企业,改种高油酸品种的意愿不强。

农业机械作业与农艺不适应。当前花生种植仍以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较少。同时种植品种繁杂、生产模式多样、标准化生产与宜机化品种选育进展缓慢等,都制约了花生机械化的效能发挥。此外,丘陵山区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生产农艺和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是制约因素。

花生专业合作社长期缺位。很多花生专业合作社在提供成员技术、营销等服务中,未形成统一服务过程,造成信息反馈滞后、迟钝,影响了花生市场交易和种植户的增产增收。合作社缺乏完善章程和具体管理制度,缺乏合适的管理人才,没有形成利益和风险共担机制。

花生生产受恶劣自然条件影响大。旱涝灾害、病虫害是导致2022年全国多地花生播种面积萎缩、产量下降的主因。此外,受2022年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加之旱灾诱发的病虫害,全国多地花生主产区种植规模萎缩严重。

花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种子、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价格在不断上升,劳动力的价格在不断上升,而花生价格上升幅度不大。2021年花生物质与服务费用上升,尤其是化肥、农药费用的涨幅可以达到 20%以上,收益降低的同时成本升高,导致农户种植意愿降低,从而导致种植面积减少。

针对以上挑战,为助力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健全补贴机制。建议给予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提高玉米花生轮作、套作补贴。其一,延长花生与其他作物休耕轮作补贴项目的时限,提高种植农户采用玉米花生复合种植项目的主观意愿。其二,提高玉米花生复合种植项目的补贴力度,在积极发挥玉米花生轮作套作比较优势的同时,激励花生种植户轮作玉米和花生。其三,精准施策,精确补贴对象,取消花生补贴的种植规模门槛。

积极培育花生新产区。发挥后发优势,大力支持新疆、山西等地建设成为新的花生主产区。以新疆为例,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具有产量高、品质好、适合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等特点。2022年新疆花生播种面积增长30%,达到19.4万亩,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山西花生种植有200年历史,花生种植可以覆盖从南到北约85%的区域,可以通过科技攻关稳定单产、增加种植。

推广花生新品种。加大花生种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种业研发和推广的政策支持,满足花生种植户对花生新品种的高产需求。夯实花生种子企业的研发主体地位,将种业发展扶持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快建设“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创新平台。提升花生种业科技创新和育种创新能力,做大做强种子企业,以提高花生单产为首要目标,着力构建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现代化的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平台建设及种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平衡花生新品种的高品质和高产量,加大对增产潜力大新品种的补贴。

着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以提升农机装备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加快推动农机生产智能化、技术化、数字化等推广应用水平。提升农机装备能力,促进农机化多功能发展,重点突破花生机械化收获作业中漏果率过高的问题。进一步创新研发能力,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与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合作关系。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示范推广,针对各地花生实际情况,总结形成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农机装备配套标准、机械化技术模式和技术规程,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建立健全花生产业链。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农户种植优质花生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实现规模化种植;依法建好规范合作社,鼓励种植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加大特色产品商标注册、特色认证、专利申请的工作力度,推动品牌建设;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花生产业经营体系;通过政策保障育种、种植、收获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

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灾害信息发布,加强旱涝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农业生产防灾救灾保障。健全基层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支持花生收入“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实现对播种、收获、加工、出售、运输等全过程的保险覆盖。

助推花生产业绿色发展。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双减”换“双增”,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分类施肥,提高花生肥料利用效率。各地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对花生种植测土施肥实施精准补贴。推广病虫草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花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国家现代农业(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周力;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爱军)

标签: